急性髓系白血?。ˋML)治療面臨諸多挑戰,傳統化療藥物5-氟尿嘧啶(5-Fu)存在溶解性差、非選擇性殺傷和遞送效率低下的問題。美國西北大學Chad A. Mirkin教授團隊創新性地將5-Fu重構為球形核酸(SNA)納米結構,顯著提升了藥物的溶解性、靶向性和細胞攝取效率。研究顯示,SNA技術使藥物殺傷效力提高了10,000-20,000倍,抗腫瘤效果提升59倍,且未觀察到明顯副作用。這一突破為白血病等難治性腫瘤的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希望。研究成果發表在《ACS Nano》上,標志著化療從“地毯式轟炸”向“精確制導”的轉變。